- · 解剖学研究版面费是多少[01/26]
- · 《解剖学研究》投稿方式[01/26]
- · 《解剖学研究》期刊栏目[01/26]
基于素质教育下中职解剖学教学探究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,教师既要保证学生掌握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,也要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理想,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。作为一名中职教师,我们必
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,教师既要保证学生掌握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,也要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理想,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。作为一名中职教师,我们必须要深入到学生中去,与学生为友,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,能够积极寻求教学方式上的改革途径。这样才能真正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,让学生全面发展。
一、中职解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
(一)从学生角度来看解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
中职生大多是初中刚毕业的学生,年龄小、对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差,而且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,导致学习速度慢。对于解剖学课程,从初中到中职院校,课程体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,由侧重普通文化课程向专业技能课程转变,一部分学生难以适应。面对枯燥的理论知识,学生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和厌学心理。
(二)从教师角度来看解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
一部分中职教师教学观念陈旧,教学方式单一,仅仅是抱着完成授课内容的心态去上课,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效果。解剖课涉及的理论知识复杂、枯燥,需要学生大量记忆并在实践中反复应用才能真正掌握。但是,很多教师没有关注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知识技能,仅仅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。教师的教育内容单一,只注重专业技能教学,而忽视学生的素质教育。
二、解剖学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途径探究
(一)增强课堂乐趣,激发学生学习兴趣
对于解剖学课程,学生只有真正爱上这门课程,才能自觉地钻研知识,磨炼技能。解剖学知识相对枯燥,中职生的解剖学基础知识为零,学习兴趣低下。这就要求教师要想方设法增加课堂乐趣,营造一个寓教于乐的教学氛围,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。
例如,在讲解血液的成分时,教师可以通过比喻让课程更加生动形象。“血液主要是由血浆、红细胞、白细胞以及血小板组成的,红细胞就像一个搬运工主要负责搬运氧气,将氧气输送到人体的各处,供机体存活;白细胞就像一个卫士,主要负责吞噬免疫,让入侵进来的病毒无处遁形;血小板像是一个一个修补匠,每当血管破裂,血液流出的时候,血小板就会通过凝血功能将流血的口子堵住。”[1]这样的授课,可以让课堂氛围更加愉快,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。
(二)理论结合实践,增强学生的实操能力
解剖学课程是护理专业的基础学科,与学生以后的工作息息相关。教师要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,鼓励学生多实践、多动手。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。护理专业的学生在以后的工作的中,接触最多的就是输液、打针、抽血等工作,必须要十分熟悉人体的血管分布与肌肉系统。
例如,教师在讲解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时,要先对教材内容进行解读,然后可以搭配ppt图片和动态视频辅助学生理解。学生在学完理论知识后,最容易出现的一种情况就是:自己以为掌握了,一到亲自动手时就会出现问题。这就需要教师多为学生创造动手实践的机会,可以让同学之间互相作为“模特”,辨别对方身体上的血管与肌肉。教师在旁边加以指导。
(三)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,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
中职教育虽然侧重于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,但也不能忽视学生的德育教育。护理专业的学生大多从事医疗护理相关的工作。人命关天,容不得一丝一毫的疏忽和懈怠。在解剖课上,教师必须要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。教师可以让学生看一些由于医护人员工作失误导致的悲剧,让学生明白医护工作者的重要性;也可以定期开展主题班会,让学生谈一谈对护理工作的理解,以及职业生涯规划。学生有了这些清晰的认识,和长远的规划,在学习时才会更加努力。[2]
(四)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,帮助学生克服恐惧心理
心理素质是护理专业学生综合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在面对病人的突发状况时,医护人员要能够冷静分析,第一时间做出正确的判断;在面对特殊病人身上伤口的恐怖、恶臭时,医护人员要能够镇定和忍耐;在面对手术中的出血、为病人扎针输液时,医护人员要能够克服恐惧、规范操作。这些心理素质都是医护人员在一点一滴的学习和实践中磨炼出来的。因此,在解剖课上,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,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。
三、小结
解剖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,对于学生的职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。在中职护理专业《解剖学》基础教学中,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,既要保证学生掌握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,也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,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。
文章来源:《解剖学研究》 网址: http://www.jpxyjzz.cn/qikandaodu/2021/0128/328.html